氧化和受潮對器件的危害及預防措施如下:
氧化和受潮對器件的危害
金屬引腳氧化:器件的金屬引腳暴露在潮濕空氣中,容易與氧氣反應生成氧化層,導致引腳表面電阻增加,影響焊接性能和電連接的可靠性。
封裝材料損壞:潮濕空氣中的水分會滲透進器件的封裝材料,導致封裝材料分層、開裂,進而使內部電路暴露在潮濕環境中,加速內部金屬的氧化。
內部電路故障:濕氣進入器件內部后,在加熱過程中會膨脹形成水蒸氣,產生壓力,可能導致封裝破裂,甚至引發“爆米花”效應,使內部電路短路或損壞。
絕緣性能下降:受潮會使器件的絕緣材料性能下降,降低絕緣電阻值,增加漏電風險,甚至可能引發局部放電。
性能不穩定:氧化和受潮會導致器件的電氣參數發生變化,如阻值、容值等,影響器件的正常工作。
使用壽命縮短:長期處于氧化和潮濕環境中,器件的老化速度加快,使用壽命顯著縮短。
預防氧化和受潮的措施
控制存儲環境:
使用防潮柜:將器件存放在防潮柜中,可有效控制濕度,一般將濕度控制在20%-60%RH。
干燥劑或除濕機:在存儲環境中放置干燥劑或使用除濕機,降低空氣濕度。
恒溫恒濕環境:對于一些對環境要求較高的器件,可采用恒溫恒濕設備進行存儲。
合理包裝
真空包裝:使用真空包裝袋對器件進行包裝,隔絕空氣和濕氣。
防潮包裝材料:采用防潮性能好的包裝材料,如防潮膜、防潮紙等。
定期檢查與維護
檢查存儲環境:定期檢查防潮柜、干燥劑等設備的性能,確保其正常工作。
檢查器件狀態:定期檢查器件的外觀和性能,及時發現并處理氧化或受潮的器件。
正確使用與操作
快速使用:對于已拆封的器件,應盡快使用完畢,避免長時間暴露在潮濕空氣中。
控制焊接溫度和時間:在焊接過程中,嚴格控制焊接溫度和時間,避免因高溫導致器件內部濕氣膨脹。
避免溫差過大:防止器件在使用過程中出現過大的溫差,以免產生凝露。
表面處理
抗氧化涂層:在器件表面涂覆抗氧化涂層,如防氧化漆、抗氧化膜等。
鍍層保護:對金屬引腳等易氧化部位進行鍍層處理,如鍍金、鍍銀等。